2011/11/02

東京半日遊 -- 2011/11/1

這次到東京與客戶開兩天的會,討論的議題很廣,要準備的報告相對多了很多,每天為了準備早上的報告,晚上都睡不到四個小時,實在不是輕鬆的出差。

還好,客戶很滿意我們的報告,第二天下午特地為我們安排了東京市區觀光行程,喜出望外,算是補償了這幾天的辛勞。

不過這次出差沒有帶 D300 出門,因此這次所有的照片全都用 Sony Ericsson 手機拍攝,拍出來的效果還算不錯。

東京市區巷弄小公園裡的小孩雕像


東京鐵塔(日語:東京タワー,英語譯名:Tokyo Tower),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位於日本東京港區芝公園,是一座是以巴黎艾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的紅白色鐵塔,但其高333公尺,比艾菲爾鐵塔高出13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鐵塔。

東京鐵塔由建築師內藤多仲與日建設計株式會社共同設計。高 332.6 米,較艾菲爾鐵塔的 324 米高出 8.6 米,是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鐵塔,重 4,000 噸,與重 7,300 噸的艾菲爾鐵塔相比重量大幅減輕,開工於 1957 年 6 月 29 日,1958 年 10 月 14 日竣工,12 月 7 日正式公開,12 月 23 日舉行竣工儀式,開始了正式營業。


塔在 150 米處設有大瞭望台,249.9 米處設有特別瞭望台,可一覽東京都內景色,晴朗之日可遠眺富士山。

除發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外、還在大地震發生時發送 JR 列車停止信號,兼有航標、風向風速測量、溫度測量等功能。(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東京鐵塔廣播的功能將由即將完工的天空樹高塔所取代,天空樹預計將於 2012 年五月完工,不過東京鐵塔的廣播功能雖然功成身退,但是仍然還是東京的重要指標與觀光客的旅遊必遊景點之一。

客戶的的公司就在東京鐵塔附近,照片是中午出去吃飯過馬路時用手機拍的。


東京天空樹(日語:東京スカイツリー,英語譯名:TOKYO SKY TREE;簡稱天空樹)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電波塔,由東武鐵道和其子公司東武塔天空樹共同籌建,於 2008 年 7 月 14 日動工,預計 2012 年 5 月 22 日完工啟用。其預定高度為 634.0 公尺,完工後將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現有世界上第二高以及環太平洋最高的人工結構物。(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站來到淺草寺


淺草寺(せんそうじ),又名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內歴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しょうかんのん)。原屬天台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今天有許多學校的戶外教學或郊遊,到處都是小學生。




不愧是大和民族,連販賣的餅乾都排的整整齊齊。


雖不是週末假日,這裡依然人潮洶湧。


根據寺傳的資料,推古天皇36年(628年),於宮戶川(現・隅田川)捕漁的檜前浜成・竹成(ひのくまのはまなり・たけなり)兄弟於漁網發現了一專佛像。就是淺草寺本尊的聖觀音像。兄弟的主人・土師中知(はじのなかとも)拜了此佛像之後出家,把房屋改成寺廟來供奉。這是淺草寺之始。觀音像,相傳為高一寸八分(約5.5cm)的金色像,由於是非公開的秘藏佛像,故實體不明。其後,大化元年(645年),據說勝海上人為寺院進行整備、經觀音報夢告知而把本尊定為秘藏佛像。至平安時代初期天安元年(857年)(天長5年-828年),延暦寺僧人・円仁(慈覺大師)來寺製造了「お前立ち」(代替秘藏佛像供人參拜)觀音像。故稱淺草寺由勝海開基(創立者),円仁中興開山。雷門與仁王門於天慶5年(942年),安房守平公雅任武藏守的時候創建。(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淺草寺於文獻首次出現是鎌倉時代的『吾妻鏡』。近世為徳川家的祈願寺,關東有數的觀音靈場,參拜者眾。(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淺草寺本殿


江戶時代後半,境內「仲見世」地區開始出現商店與芝居小屋,亦有賣藝人集中,成為當時庶民的娛樂中心。直至近代,淺草依然是平民的繁華街,娛樂場所發達, 淺草寺作為此處地標。明治初期被指定為公園地、1885年(明治18年)於表參道兩側的「仲見世」漸漸變成近代的磚造建築物。1917年(大正6年)開始 上演日本語的喜歌劇「淺草OPERA(淺草オペラ)」,於電影普及之前,大衆演劇盛極一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淺草,由於東京都內其他娛樂場所的多様化發 展,而經歷一時衰退。但是作為東京代表性的觀光地,加上羽子板市、燈籠花市等活動,觀光客與善信不絕。(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遊客在淺草寺許願箱前,丟下銅板並期許好運到來。




一百元就可以預測自己的命運


遊客在香爐前,將香煙攬上身上,期許好運降臨。


洗完手之後水可以喝


捐一筆錢,就可以把公司的名字放在燈籠上。










日本獨有的面具




可愛的學生,耶!


日本特色商店






人力車伕


東京天空樹的建造目的,是為了降低東京市中心內高樓林立而造成的電波傳輸障礙。並且因應類比電視訊號發射於 2011 年 7 月 24 日終止後,需要建立一座高度達 600 公尺等級的高塔取代東京鐵塔(333公尺)作為數位無線電視的訊號發射站。

2003 年 12 月,NHK和日本六大民營電視台建議在東京新建高 600 公尺的電波塔,並以「在京6社新塔推進計畫」(在京6社新タワー推進プロジェクト)為名來推動,但遲至 2006 年 3 月才正式決定新塔的基地位置。2008年開工時,預定建設的高度為 610 公尺,2009 年 10 月 16 日變更計畫為 634.0 公尺,興建完成後,將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超越中國廣州的廣州塔(600公尺),但其最終高度已先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哈里發塔(828公尺)超越。而最終高度會定在 634 公尺,乃因「634」在日語的發音,與東京於明治維新以前所屬的令制國——武藏國的發音相近(むさし,mu-sa-shi)[1]。

東京天空樹預定的建設地點,是位在東京都墨田區東武伊勢崎線的押上站和業平橋站之間,東武鐵道總部旁邊的貨物車站原址空地。東武鐵道全額出資成立的「東武塔天空樹株式會社」(東武タワースカイツリー株式会社)負責建造,東武鐵道共出資約 500 億日圓,建設費用約 400 億日圓。實際施工則對外招標,由大林組承包,工期預定為 3 年 6 個月。東京天空樹啟用後,估計每年可以帶來約 480 億日圓的經濟效益,包含電視台所支付的租金,以及觀光門票收入等。整體工程於 2008 年 7 月 14 日開始動工,預計在 2011 年 12 月竣工。(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準備去搭船


天空樹與朝日啤酒大樓 Asahi Super Dry Hall〈or Asahi Beer Hall〉,右邊那金色的雕塑作品是火焰。


在約40分鐘的船旅中,同時穿越古今,遊覽不斷變化著的現代都市以及古老的江戶風情。隨著遊覽船穿梭12座各具色彩與造型的橋樑,悠閒地品味不斷變換表情的東京風景。


遊河之旅,經過十座東京各式的橋樑。




遠處的高塔為東京新地標:天空樹






美麗的夕陽剛好替這次的半日遊劃下美好句點。

2011/10/20

香港 -- 2011/10/15 ~ 10/16

以前兩岸還沒直航之前,前往大陸都必須在香港或日本轉機才能進入大陸各城市,但我從來也沒有到香港旅遊過。

現在兩岸直航了,再也不需要經香港轉機,到香港的機會就更少了。多虧了這次亞洲最大的電子展在香港舉辦,因緣際會之下就到香港一遊了。

第一天就領教了香港的物價與消費,坐了一次計程車之後就學乖了。

從下榻的飯店往外望


美好的一天開始


第一站:星光大道




所謂星光大道就是有名氣的明星們把手印打在地上


李小龍永遠是香港之光


尖沙咀鐘樓(英語:Hong Kong Clock Tower),正式名稱為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旁,是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鐘樓於1915年建成並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1904年,九廣鐵路的定線落實,香港的終點站設於尖沙咀。自從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尖沙咀火車站於1913年動工。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從英國運來所需物料,車站內部工程一度需要暫停。鐘樓作為火車站的一部分,於1915年完工,而整個車站則於1916年3月28日竣工。


鐘樓完工初期,報時大鐘是使用原本位於香港島中環當時剛拆卸不久的畢打街鐘樓的報時大鐘,鐘面只有一面。新的四鐘面報時大鐘在1920年開始安裝,並在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除了在香港日治時期曾停止運作至1945年10月2日外,該大鐘一直運行至今。然而,其響鬧報時裝置自1950年代初起被移走,遷往沙田火車站大堂擺放,其後被收藏在九鐵倉庫之內。到了2010年9月,港鐵為慶祝「九廣鐵路九龍至羅湖段通車100周年」,特別將銅鐘重置於鐘樓地下。


尖沙咀火車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填海區,即現時的紅磡站現址。而尖沙咀的舊火車站大樓則於1978年拆卸,原址建起香港太空館和香港文化中心,鐘樓在市民的要求下被保留下來作歷史標記。1990年7月30日,鐘樓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唯美的建築


1881(英文名為1881 Heritage,項目前身是水警總部)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2號A,於1884年至1996年是香港警察隊水警總區總部,於1994年成為香港法定古蹟。目前該建築物由長江實業改建成為酒店,設有小型商場,命名為1881 Heritage,於2009年11月11日正式開幕。(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881 佔地約13萬呎,建築以維多利亞式設計為主,充滿殖民地色彩。其中前水警總部主樓、前馬廐及前時間球塔更被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極具歷史價值。1881經 復修後的設施包括國際級品牌名店、時尚食府、位於前水警總部主樓的古蹟酒店、以及一個以古蹟為主題的展覽館。(資料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熱鬧的街頭


九龍公園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是九龍區第二大的公園,佔地13.47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眾可免費入場。

九龍公園前身是威菲路軍營,1967年英軍停用軍營後,市政局於1970年2月改建為公園,佔地11.79公頃,並且在1970年6月24日香港第 24 任總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1]。公園曾經在1980年代初由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耗資達 3 億港元進行重建工程,並且在1989年2月完成擴建,面積擴展至14公頃,新增了室內游泳池及運動場設施。兒童歷奇樂園仍有當年英軍軍營炮台的遺跡。(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公園內的公共游泳池


到處高樓林立


從星光大道望向香港島




「夕弄香江」- Alice Lin
夕陽西下醉美景,
弄波碧海成金龍;
香港風情步星光,
江口餘暉也幽靜。


「夕弄香江II」- Alice Lin
夕水暮色暗,
弄潮清流灣;
香煙隨風揚,
江海漂泊慣。










香港不夜城




從太平山上眺望香港夜景


太平山為香港的一個山峰,海拔 552 公尺,是香港島的最高峰,香港人一般直稱山頂(The Peak)。太平山爐峰峽是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地標建築凌霄閣即座落於此。






蠟像館


太平山上的街景


巧合!


凌霄閣(The Peak Tower)是香港太平山上的一座特色建築,位於香港島扯旗山與歌賦山之間的爐峰峽上,亦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地址為山頂道 128 號。它座落於海拔 396 米高之處而非山頂最高處,設計突出卻不破壞山景線。凌霄閣最高處達海拔 428 米,能俯覽維多利亞港兩岸景緻,是香港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凌霄閣由英國建築師特里·法拉爾(Terry Farrell)設計。樓高 7 層,總面積達 10,400 平方米(112,000 平方尺),設計概念融合碗與拱手示禮,呈現獨特的建築外觀。在 1996 年 8 月落成,以代替 1972 年落成、1993 年拆卸的「老襯亭」(第一代凌霄閣)。

凌霄閣於 2005 年 3 月由本地資深建築師呂元祥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耗資超過一億港元。工程包括增加店舖、密封原設於 5 樓的觀景台作為概念觀景餐廳、遷建觀景台、在山頂廣場增設入口及大型多媒體顯示屏。翻新工程已於 2006 年 7 月完成,在 9 月 1 日重新開幕,並於 11 月舉行為期兩星期的開幕慶祝活動。(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太平山歷史攸久,擁有多個名稱,而不同的名稱所指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太平山覆蓋龍虎山以東、薄扶林以北、馬己仙峽以西的一大片山丘地帶。這可以從上環太平山街和山頂各建築的歷史文獻中得到印証。後來,太 平山的山腳部分被劃分為中環和上環,被發展成為中心商業區;山腰部分則被稱為半山區,為一高尚住宅區;山頂則成為富有的人士和一些外國領使的居所,並於近 代則被發展成旅遊景點。因此太平山和山頂已差不多成了同義詞。







維多利亞港停滿了各式遊艇,顯示香港的經濟實力。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英語: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早年已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中國清政府手上奪得香港,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香港的 殖民地史隨即展開。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文字來源:維基百 科)


港口另一個角落停泊了許多小舢舨,與遊艇形成強烈對比。


雙層巴士滿街跑,在香港最划算的交通工具。








不知不覺用追焦拍照,放到電腦上才發現 ^_^






香港是有名的美食天堂




City Fly ...